禁忌书屋

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

当前位置: 禁忌书屋 >> 科研教学 >>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

于方寸之间,见光明世界

——我的眼科门诊规培心得

作者:汤瑞东来源:禁忌书屋 阅读次数:更新时间:2025-10-22 09:33:27

时光荏苒,白驹过隙。转眼间,在郑老师悉心指导下的两个月眼科门诊规培已悄然结束。回首这六十个日夜,我仿佛从一个手持地图的迷茫旅人,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初步辨识方向、敢于迈步前行的探索者。这段经历不仅是对眼科知识的系统学习,更是一场关于医者仁心、责任与成长的深刻洗礼。方寸之间的眼眸,映照出的却是无比广阔的光明世界。

一、初入杏林,从理论到实践的“惊险一跃”

作为一名规培生,初入门诊时,我的内心充满了矛盾——既有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的兴奋,也有面对真实病患的忐忑。眼科门诊是一个节奏极快、专业性极强的领域。在这里,青光眼、白内障、视网膜病变、角膜炎等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名词,而是一个个带着焦虑与期盼眼神的具体的人。

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进行视力检查时,我的手心微微出汗,生怕自己的一个疏忽影响了老师的诊断。是郑老师,在我身后温和地提醒:“别紧张,操作要规范,但更要学会安抚病人,尤其是老人和孩子,要引导他们给出最真实的反馈。”这句话如醍醐灌顶,让我意识到,门诊工作不仅是技术的展示,更是沟通与信任的艺术。从熟练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,到在眼底镜下探寻视网膜的奥秘;从学习如何精准地为患者测眼压,到初步解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、视野检查等复杂的辅助检查报告,我完成了从纸上谈兵到临床实践的“惊险一跃”。这个过程,郑老师始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。

二、师者匠心,于细微处见真章

郑老师是我规培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。她严谨的治学态度、精湛的临床技艺和温暖的医患沟通方式,都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。

郑老师的“严”,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。每一次看诊,她都会要求我先汇报病史和自己的初步判断,然后她再亲自检查、分析、修正。她常说:“眼科是‘精细活’,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用药的浓度、手术的时机、诊断的依据,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据可循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我记得有一位疑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老人,我根据其眼压和症状做出了初步判断。但郑老师在详细检查后,通过前房角镜观察,结合其病史,敏锐地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混合因素,并调整了治疗方案。她告诉我,临床思维不能线性,要像侦探一样,将所有线索串联、甄别,才能抓住真正的“元凶”。

郑老师的“暖”,则融化在她与每一位患者的交流中。面对因视力骤降而恐慌不已的年轻人,她会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释病情,减轻其心理负担;面对听力不佳的老年患者,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高音量、放慢语速,反复叮嘱用药方法和复诊重要性。她教导我:“我们医治的不仅是眼睛,更是人心。患者把光明托付给我们,我们回报的,除了技术,还应有尊重与关怀。”在郑老师的言传身教下,我学会了如何用共情的语言去沟通,如何从患者琐碎的描述中捕捉关键信息,如何将专业的医学术语转化为生活的建议。我明白了,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,左手握着的是科学的利剑,右手捧着的是人文的烛光。

三、知行合一,在反思中砥砺前行

两个月的门诊规培,是一个不断“知”与“行”相互印证的过程。我深刻体会到,眼科疾病与全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。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,高血压患者的眼底血管改变,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葡萄膜炎……这些都要求我必须具备扎实的内科基础,建立起整体医学的观念。

同时,门诊工作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。从最初面对常见病的手足无措,到如今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基础检查,并能对结膜炎、睑腺炎(麦粒肿)、干眼症等常见病形成初步的诊疗思路,我的临床自信心在一点点建立。更重要的是,我学会了如何管理门诊流程,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,如何与护士、验光师等团队成员高效协作。

当然,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。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和急重症,如复杂的眼底病、眼外伤的紧急处理等,我的知识和经验还远远不够。眼底血管的走向、视神经的形态,这些精细的结构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反复观摩、刻苦记忆,才能做到“见微知著”。

四、心怀感恩,载梦启航

站在规培阶段的新起点上,我心怀无限感恩。感谢医院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学习平台,更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带教老师——郑老师。这两个月里,她倾囊相授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,更是一种对医学事业的热爱、对生命健康的敬畏。她就像一位耐心的摆渡人,将我从此岸的懵懂,渡向彼岸的明晰。

眼科,是光明的守护者。每一次成功的诊断,每一次患者复明后露出的笑容,都让我深感这份职业的神圣与价值。方寸之眼,虽小,却囊括了星辰大海;门诊一隅,虽窄,却见证了人间百态。

前路漫漫,道阻且长。这两个月的门诊规培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点燃了我对眼科事业的无限热情。在未来的规培岁月里,我定将牢记郑老师的教诲,继续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,精进技艺,磨砺仁心,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有技术、有温度、有担当的眼科医生,为更多在黑暗中徘徊的人们,点亮希望的光明。




返回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